2023-06-19 09:04:31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付毅飞 吴纯新
未来,我们的出行方式会有哪些变化?数字技术、“双碳”科技成果怎样让公共交通更智能、更环保?在近日举行的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上,一大批关系未来交通发展的黑科技集中亮相。
(相关资料图)
“贴地飞行”将填补高铁与民航之间空白
高速磁浮列车,是兼具高速、安全、绿色、智能的新交通系统。作为贴地飞行的“小飞机”,它将填补时速350公里高铁和时速近千公里民航之间的空白。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在大会期间表示,按实际旅行时间计算,高速磁浮列车是1500公里运程范围内最快捷的交通模式,既适合于中长途出行,也适合城市群通勤。
2021年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相比之下,水中悬浮隧道更为科幻。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巫志文在会上介绍,世界上存在众多宽水域深海峡湾通道,采用大跨度桥梁和深隧道均难以实现联通,悬浮隧道的设想由此被提出。
与一般海底隧道不同,悬浮隧道是通过自身重力、浮力和锚固力,悬浮在水中的管状隧道。其优势在于不受跨度和水深限制,可以建在长跨度、水位深、陡峭的地方。
不过该方案目前还面临多项难题。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表示,悬浮隧道是未来海底隧道建设的前沿方向,希望相关技术能够早日成熟落地。
数字技术将为交通行业带来重要转变
本届大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已成为交通强国建设主线。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高铁高速公路里程、桥梁规模、港口吞吐量等多项指标位居世界第一,但在管理效率、服务体验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以交通事故为例,目前从发现、上报到处置,至少要十几分钟,不仅会加剧拥堵,还容易发生二次事故。
对此,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腾讯云与智慧产业首席执行官汤道生表示,应建设从感知、计算、决策、管控的“全链路智能”体系。打造实时孪生,可以基于当前趋势对下一刻要发生的交通情况作出预测,帮助管理部门实时决策,提高处理效率。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东京大学特任教授胡昂以日本“东京大丸有”为例介绍,该区域打造的数字孪生城市与真实环境完全对应,真实城市变化会实时反馈到数字孪生体,数字空间也可对真实城市进行相应仿真和推演,形成线上线下城市设计、管理的高效循环。
此外,大会上有多项数字化智能技术亮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带来的装配式智能建造技术,能像搭积木一样建造地铁站;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构建的钢筋部品工业化智能建造成套技术及装备在工程中成功应用,改变了塔柱钢筋传统施工模式,实现用机器最大程度代替人工,提高桥梁建造品质和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
本届大会组委会秘书长、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表示,数字跟交通相结合,将为交通行业的应用场景、服务水平带来重要转变和提升。
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低碳”是本届大会的关键词之一。
城市轨道交通是“耗能大户”。会上,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展出的城市交通能源智能管理系统,能建立综合能源计量体系,对城市轨道交通能耗进行监测、诊断、优化以及智慧供能,未来有望实现每公里减少174吨碳排放。
通过交通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认为,我国能源结构将持续优化调整,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点,在于动力低碳替代和运输工具能效提升。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忠胜认为,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双碳”目标不能仅限于将低碳技术或低碳材料简单叠加堆砌,而要从建设全周期统筹考虑,需要材料生产、勘察设计、施工建设、运营养护、处置回收等各环节协同。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董事长宋领表示,公司将把推进交能融合发展作为促进交通绿色低碳转型的突破口与切入点,利用山东枣菏高速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实施全域新能源开发,推动节能减排降碳。后续公司将继续探索能源管理与智慧交通深度融合,深挖路域资源价值,推动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标签:
- 加快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 启动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试点很必要
- “双减”后如何在满足学生多样需求方面做“加法”?
- 处于生理活跃期且心理发展不成熟 高校开设公共卫生必修课很必要
- 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爱与希望的种子正在西部地区发芽
- 河南封丘“学生餐后呕吐腹泻”调查:配餐点“未批先餐” 家长盼说法
知识
- 他把银行卡卖给骗子,“黑吃黑”“截胡”十万元
- “老司机”4S店试驾豪车 结果油门当刹车撞了
- 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4万个
- 发动巡河志愿者2万余名 “用心护好每一条河”
- 假客服的套路:伪装成大平台客服,层层布局引人上钩
人物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18千米
- 浙江两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无新增本土阳性感染者
- 浙大紫金港校区已解封 有7337人有序离开该校区
- 抵返哈尔滨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重庆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推进至全市26个区县
- 【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南头古城,搭建深港澳三地文化创意活动交流平台
- 黑龙江讷河市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目前讷河市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 2021年广东省第七届风筝锦标赛落幕
- 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部门“云签约”长江大保护倡议书
- 四川省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立案审查调查省级政法机关干警58人
- 藏不住了!你同事里有许多“武林高手”……
- 古老长城重焕新生机
- 让老年人更适应数字生活
- 浪漫之城打造山海城一体新地标
- 喜马拉雅的深情和誓言
- 浙江杭州2例无症状感染者系感染德尔塔变异株
- 徐州无新增确诊病例 核酸检测55515人结果均为阴性
- 内蒙古通辽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
- 青年学生成艾滋病感染高发人群 “社会疫苗”如何打?
- 上海本轮疫情涉及闭环管理的医疗机构全面恢复门急诊
-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一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甘肃培树“农家巧娘”增技能:返乡创业掌勺又“掌柜”
- 江西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上饶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内蒙古满洲里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当地开展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
- 海南首次发现有环志的世界极危鸟种勺嘴鹬
- 中老铁路上会四国语言的列车长:用心维护中老友谊的桥梁
- 宁夏4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已治愈出院
-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姚庆艳接受审查调查
- 内蒙古通辽新增本土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各1例 轨迹公布
- 一场“网络劝生者”和“网络劝死者”的战役
- 生活在闹钟里的丈夫:自己迟一秒,渐冻症妻子就会多一分疼
-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发现2名初筛阳性人员
- 11月28日16-24时,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 辽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零新增
- 黑龙江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现有防疫工具还有效吗?
- 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 华北黄淮等地有雾和霾天气
- 寒潮预警!我国中东部迎大范围降温 黑龙江等地降幅可达12℃
- 那年今日 | 一张漫画涨知识之11月29日
- 这辈子一定要去趟这个公园 在这里“有种爱叫放手”